如何带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聪明的爸妈这么教!(超实用)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有教养的孩子。如果一个小孩儿跟大人说话有问有答很有礼貌、能在饭桌前安安静静坐着把饭吃好再自己把盘子收了、坐电梯会在一侧等里面的人出来再进去并且在电梯里全程安静……大人就会有点儿惊喜地觉得这个小孩儿很成熟很有礼貌。 但矛盾的是,很多家长潜意识里又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就会跟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还可能会压抑个性甚至会吃亏。所以他们有时候会鼓励或默许自己孩子某种大大咧咧能争能抢的气质,行动鲁莽说话不客气的孩子被误认为是能力强、敢于表达。 其实那只是没教养而已,跟个性没半毛钱关系。而且这种没教养有可能会伴随孩子终生。 那什么是教养呢?教养就是不光考虑自己也考虑别人,就是对尊重和边界深刻理解之后的一种分寸感。有了这种分寸感,大家都会感觉很合理很舒服;没有这种分寸感,就会给别人带来不便和烦恼。 一、声音 爱吵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对他们一开始就要教一件事儿:正确使用“室外音量”和“室内音量”。室外就是露天,只要不是深更半夜不是露天开大会,怎么大声都没关系。在室内的时候就用对方能听见的音量就好了。室内包括家里、教室里、楼道里、车上(公交车或自己家车都算上)、电梯里等等。餐厅、酒店大堂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在自己家的车里也要降低音量?因为小空间的大吵大闹会让人心烦意乱,也会影响司机开车。 看电影不要说话,实在要说一句半句的趴在我耳朵上小声说。 电梯里有别人的时候不鼓励聊大天儿,因为别人不愿意听你家的事儿。需要交谈也要尽量小声、简短。站好了耐心等到站,电梯不是游乐场。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叫别人的时候要自己走过去叫,不能隔着屋子扯着嗓门儿喊别人过来,有什么话过去说。我有时候忘了,他们还会提醒我。 周末你们起得早,我们还想再睡会儿呢。爸妈卧室门没开之前不能在外面大吵大闹,不能练琴。 住公寓就不要在家里拍球了,楼下邻居受不了。 虽然说了室内要小声,但饭桌上当着别人的面互相咬耳朵是不好的,因为别人不知道你们在背后说什么,会觉得被隔离、不舒服。其实小孩儿都喜欢这么做,暂时无所谓,但与其大了再改不如现在教给他们。 二、耐心、谦让、礼貌的举止 从小要学会给别人一点儿耐心和谦让。不挤、不抢、排队。轮到自己再玩儿。玩儿的时候如果后面有人排队,玩儿一会儿就要让给别人,不能自己霸着玩儿个没完没了虽然别人也说不出你什么来。 大人交谈或打电话的时候要安静等在一边或走开,不能大喊大叫更不能试图打断,不紧急的事儿等一会儿再说,紧急的事儿要先说一声“excuse me”/“打扰一下”。 要扶住门让后面的人通过;电梯来的时候让到一侧,让里面的人出来以后你再进去;进电梯以后如果外面还有人没进来要为人家按住开门键(而不是关门键)。 到人家做客不能自来熟地乱跑,要由主人带着参观,一般也不主动提出来要参观。别看见什么新奇的就去拿去摸,不拿自己当外人儿。用别人家卫生间要问主人一下“能不能用一下卫生间?”人家肯定让你用,还会指给你适合的那一个。别人给的零食要问过父母才能吃。 好好坐着不蹬前面的椅背,不把腿伸到过道里。自己东西掉了要马上捡起来,别人东西掉了帮着捡;公共场合不钻桌子,即使是榻榻米那么诱人的桌肚子也不能钻,虽然你是小孩儿。 三、有礼貌地说话 跟人好好说话,正面沟通,避免使用嘲讽、诘问、挑衅、毫不客气的语气,不能用反问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别人跟你说话或问问题要回应。 从小不逼着孩子叫人,而是给TA做正式的介绍:“某某,这是我儿子/女儿,这是某某叔叔,say hi/你好”。 活学活用“请”、“谢谢”、“对不起”。“请”是“魔法词”,说了别人才会帮你,不说就得不到帮助。有些小孩儿说话特别“冲”,喜欢用命令的口气,比如“我要/要吃这个”“给我拿内个”,然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像得了圣旨一样赶快去办。其实这句话正确的展开方式是”我能不能吃这个?”“请帮我拿一下内个”。而且得到以后必须要说”谢谢“。 需要绕过别人的时候说一声“借过”或“对不起让一下”,不能硬往上挤。

Read more

爱阅读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导读:家长自己为什么不做个读书人呢?不要总是推托工作忙,不要总是说家务重,一个爱读书的人根本不会给自己的懈怠找理由;也不要装,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你骗不了他。你把他送到“课外阅读兴趣班”,自己坐在马路牙子上玩手机,蠢不蠢? 我少年时听闻各种家训故事,有些值得怀疑。例如,背不出书要打手心,手心打肿了,吃饭时手抖得捧不住饭碗;贪玩要罚跪,跪着读书,直到掌灯,站也站不起来了。师长如何警惕孩童顽劣,教育如何之严苛,听多了,也就不信。不感兴趣的事,刻苦也没什么用,哪个孩子不会敷衍?各种利诱法,“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也很可疑,“黄金屋”简直像是诱人赌博,千钟粟或许只能养饭桶。真正的读书世家,哪里是靠板子打出来、骗出来的?宋濂说“乃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读书求知,就在于那个“乐”。 现时到处搞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中小学校,常常热火朝天造气氛,实效如何不得而知。教育学生读书是学校的正事,弄到要“强调阅读”“狠抓阅读”,要搞“阅读节”,这就不太正常。阅读是学生每天的生活内容,课堂如能正常教读书,课外能自由阅读,有所积累,成为常态,形成风气,才是正途。少年缺乏或丧失阅读兴趣,责任当然在老师和家长。教师自身的阅读意识如何,是不是一个读书人,对学生影响很大。这个问题,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了,在此不论。现在的关键是家长有没有阅读习惯,是否了解阅读的意义,家庭有没有阅读传统。 二三十年前,一些城市家庭受“重理轻文”陈腐观念影响,对子女的阅读进行干扰。也有些家长把“阅读”误解为文科的任务,不但反对子女阅读文学作品,也反对课外阅读。此后应试教育盛行,过于功利的唯分数至上的学习观念,严重干扰教育,发展到家长反对子女阅读任何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久而久之,物极必反,于是有的学校不得不搞“读书节”了。 家长有什么样的文化教养,对阅读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我当教师多年,见过各种不读书不学习却自以为是的家长,你根本不敢相信他受过教育,也能拿出文凭。他们或者喝酒成瘾打牌成瘾,终日无所事事,和教师谈话时也心不在焉地玩手机。这样的家长,无论怎样逼孩子读书,也不会有用。更有个别家长,虽然文化不高,没读过什么书,也照样有“黄金屋”“千钟粟”,这简直就是“读书无用论”的样板了。现今社会,确有些文化素养不高的人以我们不熟悉的方式获取了巨额财富及社会地位,这对学校教育或许是一种干扰,可能给他们的子女以错误的启示,即不读书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回忆上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家庭没有电话,班主任每学期的家访,常常是碰运气,我不止一次地遇上这样的情景:门开了,在那不大的旧式蜗居里,孩子占着写字台做作业,小客厅里,父母合用一小桌,也在看书;全家看到老师来访,喜不自禁。每想起那些事,我总感到教育的美好。当年那些受父母影响的学生,现在也做家长了,我听他们说起星期天带孩子去图书馆,逛书店,去博物馆,看美展,就觉得那未必是我教的,是“家风”使然。每见到家长埋怨子女不爱学习,不爱阅读,我便会询问他们个人的阅读情况,因为我觉得无论学校如何重视教育,不如家里有个现成的“样子”。子女不要锦衣玉食,不要你成天宣讲励志,家长是个读书人,家庭有书香,有格调,境界不一般,他们也就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家长自己为什么不做个读书人呢?不要总是推托工作忙,不要总是说家务重,一个爱读书的人根本不会给自己的懈怠找理由;也不要装,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你骗不了他。你把他送到“课外阅读兴趣班”,自己坐在马路牙子上玩手机,蠢不蠢? 友人家中有书盈屋,并源源不断地买新书,他的孩子从小学起,动辄在他的屋里乱翻书,见什么看什么;翻到有趣的,废寝忘食,逐渐地也有所积累,敢和他坐而论道。有了好习惯,读书有高度,有了些境界,眼睛不再紧盯考试成绩,对付小学中学的那点内容,往往也就游刃有余。我每遇上读书多的学生,总会想象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文/中山国学堂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从父母身上继承的最棒遗产

反正人生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只要记住这点,世上没什么事是不行的。——韩剧《比花还美》 若父母没留遗产给子女,或子女不愿接管父母的遗产,都是“玩忽职守”。虽无法律上的制裁,却必须为此付出赎罪的代价──变得更不幸福。 我在大约二十五岁时,和家中的养女兼同龄好友一起租了一间房子住。虽然曾经因为经济因素,也因为怕寂寞,而试过与其他朋友一起同住,但都无法持久,总是只剩我们两个。这样住了十二年后,我们俩无论是和家人还是好友生活三四天都很难。 接着,在七年前,我遇到了重大的打击。原本和大哥同住的父亲,突然罹患癌症又无处可去(因为大哥要移民了),二哥由于个人原因,把两个小孩交给我照顾。我对噪音本就较为敏感,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会将门窗紧闭以阻绝一切杂音,如今来了一个念小学、一个念中学的小孩,活力充沛又聒噪不休,简直可以形容为战场,再加上十多年之后才又一起同住的父亲,早上四点便起床、开电视、在厨房进进出出、频跑厕所,就算什么事都没做,也令人心神烦躁。 我实在难以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搬去和关系良好的二姐一家人同住。姐姐和姐夫个性温和,希望能为家庭带来和谐的气氛,当时也正好打算要提出共同分摊重担的提议。虽然情况好转了,但加上姐姐家的孩子,家里的小孩突然变成四个,且年龄相仿,都正值容易惹是生非的时期。 如今回想起来,那便是人生的滋味与趣事,但当时确实令人感到茫然无措。不久之前,我将九个家人住过的房子交给房屋中介出售,准备购买一间能让四个大人生活的房子。父亲已离世,我坚守二十岁分家的原则,在去年和前年让男孩们自立门户,计划让两个如今念高三的女孩明年也分家。我一直对孩子们深感歉疚,因为比起父母亲留给我的遗产,我可以留给他们的东西,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母亲走了十九年,父亲则离开了四年。母亲每一餐总是只准备一至两样的菜肴,有时是凉拌菠菜和泡菜,有时是烤海苔和一块鱼肉,就这样勤俭地攒下了一些遗产。 小时候当我说“我们要多吃一点菜,账户里明明有存款”的时候,母亲就会说:“那是我的棺材本,别想动歪脑筋。”这笔钱就是母亲口中所说的棺材本。当时母亲才四十出头,或许是因为母亲娘家有短命的家族史,因此,即使她年纪轻轻,也预知自己的生命不会很长久了。当预言成真,母亲于五十七岁的年纪去世后,那些遗产如母亲所言,全部花费在她的身后事上。 父亲更是没留下什么,当了一辈子无业游民的他,只靠子女给的零用钱过活,因此当他离开后,留下的只有几十万元的现金,以及位于城南、贷款惊人的老旧公寓。这些就是全部,其中大部分甚至是大哥辛苦赚来的。 然而到了现在,我却感到父母亲留下来的遗产,实在是太丰富了!我想列出几点来炫耀一下。 1.他们都没念过书,不会以知识蔑视他人。 2.他们都不聪颖,不会瞧不起愚者。 3.母亲早上会在村里打扫环境,让街道保持整洁,会捐出尚可使用的物品,交给村里的敬老院,并侍奉许多的老人。 4.母亲寡言少语,说话温和不恶毒,不会用话语在别人胸口刺上一刀。 5.母亲会用从市场捡来的腐烂马铃薯、地瓜、白菜,做成煎饼和食物,以此养活子女并和邻居分享。 6.他们一辈子活得贫苦,总会怜悯穷人,把他们当作自身对待,因此抚养了两个孤儿直到出嫁,还收养了一个女孩作为养女。 7.父亲有钱时,总会用在周遭人身上,并辩解“施”的喜悦更甚于“受”。 8.母亲从四十五岁过后就开始衰老——掉牙,头发变白,并为病痛所折磨。但她却总是庆幸自己不会动不动就哭天抢地地喊痛,反而精力十足,没让子女受太多苦。 9.他们都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家人之间的感情。 10.他们都因为癌症去世,但在生病的过程中却表现得十分坚强。这告诉我一个道理:死亡并不可怕,它只是一个结束的机会而已。 我所获得的遗产,何止只有这些?遗产如此丰厚,让人顿时感到,活着非常幸福。《明心宝鉴》上有这么一句话:“父母留给子女最棒的遗产,是不为人知的德行。”那么,我想,至少从现在开始累积可以留给侄儿、留给后辈的真正遗产,是身为大人的我,“如今”该做的事。 现在,就用侄儿们离开时,我对他们说过的叮咛话语,来为这篇文章画下句点吧! 别事先就对可怕的世界感到恐惧,这是你们的父母和我都活得很快乐的世界,世界比你们所想象的更加美丽。 别害怕,我爱你们。 文/卢熙京

Read more

不能纵容孩子的五件事,妈妈们知道吗?

一、得不到 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给家长的建议: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二、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在超市,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地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也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给家长建议: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撒泼、哭闹也没有用。 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它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讨厌。 三、顺手牵羊 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给家长的建议: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 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3、4岁的孩子没有 “物权” 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该睡不睡 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毛绒玩具摊到床上,继续玩闹,不肯睡觉。 给家长的建议:指指墙上的卡通挂钟,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上学不迟到。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他们永远没玩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 五、说谎 6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是家里的猫干的。 给家长的建议: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 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孩子说实话后第一时间 “拥抱” 他、表扬他。

Read more

慢慢放手

在读经班当志工老师的我,中间休息时段,A小朋友在家成班赖着妈妈,渐渐的眼泪流出来,不愿上楼到儿童班读孝经,我见状后想促成初次来读经的妈妈留在家成班上课,所以我主动地向那位妈妈说:「我陪她上楼上课,我就坐在她身旁,比较有伴不怕生。」 那位A小朋友执意要妈妈陪伴,眼泪像水龙头般泪流满面,最后由妈妈陪伴上楼上课,我也上去支援儿童班,那位妈妈陪伴果真奏效,马上不哭了。不过,那位妈妈脸部表情一百八十度转变,变成很严肃。 相信许多父母都经历过上幼稚园或上小学第一天,小朋友哭哭啼啼不愿意自己进教室上课。有些父母会陪伴一会儿或一些时日,让小朋友孰悉了环境,再渐渐放手,让小朋友独自进教室或独自上学。 已退休的我,目前仍在学校或读经班担任志工老师,建议家中有小朋友刚要上学的,希望家长激发孩子独当一面的能力和潜能。在就学前,不妨给予孩子些许独处的能力,譬如孩子自己睡一房,不与父母同睡;或练习自己洗澡和上厕所,不必麻烦妈妈帮忙等,甚至连喝水自己倒水,能一切「自己来」,孩子慢慢成长,渐渐父母学习「放手」,孩子的独立变成提早,如此父母可以松一口气。 等上学后,小朋友喜欢或习惯这循规蹈矩的学校生活,能独当一面,家长从孩子的独立,也能学会「渐渐放手」。 井然有序的学校生活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学会过团体生活,渐渐学会除了我自己以外,还有同侪的关系;如果读整天,还有营养午餐时间,分工互助的打菜,学会不挑食不糟蹋粮食的良好价值观。 孩子越大越能放手,是一大福音,而不是像宝贝一般溺宠他,让孩子变成失去学习和自信的人,慢慢放手,意谓着孩子有潜力面对和独当一面,奉劝父母们勇敢的放手吧!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父母的心态要调整,不能一直把孩子当成长不大的孩子,应适时给予孩子正确的观念,以及给予学习独立的机会,如此一来,父母才能真的「放手」。 作者:蔡云雀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爱,就是看见!

所有父母真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吗? 但不管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 我的朋友雨宁,一次聚会喝了点酒后,聊起父母,说着说着就哭了。 她说自己是家里的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姐姐聪明漂亮,深得家人疼爱。弟弟虽然调皮捣蛋,却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唯有她,“是为了生弟弟,上帝给予的赠品。”从小她就知道,自己是“多余”的,是借着弟弟的光,才看到了这个大千世界。 她说,她很爱自己的妈妈。八岁的时候,妈妈生重病住院,她担心妈妈会死掉,就一个人跑到麦田里跪着祈祷,祈祷妈妈不会死。她跟上帝说,如果妈妈好了,她少活两年也没关系的。 半个月后,妈妈康复出院。她一个人又欢天喜地地跑到麦田里去“感谢上帝”。她还试着帮妈妈分担家务,却常常因为“笨手笨脚”打碎碗啊、盘子啊什么的,遭妈妈责骂。反而是姐姐和弟弟,什么都不做,却比她得到的疼爱要多的多。 最后,雨宁说,她觉得自己就是被严重忽视的那个。那种不被爱、不受重视的感觉,伴随了她二十多年。一如莫泊桑一部小说中的人物。“她在家中毫无地位,她这种人,就连亲人也如陌路。不会生活,不问世俗,不被人爱。” 不过,正因为父母的“忽视”,激发了雨宁内心渴望被“看见”的强烈愿望。她是他们姐弟仨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工作后,她还自学了很多心理学的课程。用她的话说:“我从小没有在被爱的环境中成长。所以我的心里营养过于贫瘠,一直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不能接纳自己,就很难接纳他人。如果我自己没有,就不可能给予他人。如果我不能与父母和解,就无法建立与孩子间健康的亲子关系。” 就这样,雨宁一直在成长的路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童年“被严重忽视”的创伤,已经痊愈。伤口虽已缝合,还是会隐隐作痛。 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那些在童年被父母真心对待,积极关注的孩子,他们成年后,再不需要为了赢得他人的眼光,委屈自己。他们也才能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刻意讨好他人。 每个孩子,都本能的渴望与父母亲近,都想做父母最好的孩子。当他欢天喜地的想要倒一杯水给你,却又不小心打碎了杯子。你是看见了“打碎杯子”这个行为,还是看见了“他想要倒一杯水给你”这个行为背后的孩子本身,决定了你对孩子的态度。而你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你们的关系,你们的关系决定了多年以后孩子对你的态度。 我一直在努力想要成为对孩子积极关注的人。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很难。当他把一件事做得不错,符合“我的要求”时,很容易看不见,就如我们习惯了活动自如的手指。但是,当他把一件事情搞砸,完全不符合“我的期待”时,就很容易看见,就如手指突然被划了一道伤口。而且得此机会,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似乎此时才彰显“父母的威严”。 孩子对父母的爱出于本能,即使你刚刚打他一顿,不出三分钟,他依然会过来拥抱你,叫你妈妈。无论穷富贵贱,他都愿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候,却掺杂着很矛盾的情感——无论你承认与否。如果他乖巧懂事体贴人,学习认真成绩好。爱他,一点也不难。如果他调皮捣蛋不听话,不爱学习成绩差。爱,就变得不那么容易。千万别说,你“打孩子骂孩子是为了孩子好”,那不过是为自己的无能在发泄情绪,是为自己的教育失败在找台阶。既责怪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又怨恨孩子。 真正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就那么几年。而这短短的几年,却常常被工作占据。甚至忙到没有时间听孩子说一说心里话。当那个孤独的小小的身影,渐渐的有了秘密,渐渐地与这个家庭渐行渐远,纵使百般惆怅万般无奈也枉然。 好的家庭教育,是在童年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也就是能用心看见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存在。而成年后,又能学会放手,祝福孩子远走高飞。 大环境却不是如此的尽如人意。我周围很多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小的时候,父母忙于劳作,表现的好,忽略不计。表现的不好,“严加管教”,又名“简单粗暴”。成年以后,父母张罗着托关系给找工作,借钱给买房子,然后又催着找对象结婚生孩子。 父母劳心劳力不讨好,孩子受约束受管制不领情。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前三年,若没用心陪伴孩子,后三年将双倍弥补。前六年,若没有用心陪伴孩子,后六年要花十倍的精力去弥补。前十二年,若没有用心陪伴孩子,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弥补。 可能也弥补不了。 作者:豆妈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如何正确责骂孩子

有一天我看到我太太骂外孙,虽然我听不懂她在骂什么,但是可以看到她很生气的表情,手中拿着鸡毛撢子作势要打外孙。我对太太说:「外孙很聪明,有不好的行为用讲的就好了,何必骂他、打他?」我太太回答说:「他很皮」。我说:「他很皮也是你骂出来的!打骂的方式不是管教孩子的好方法。」 教育孩子最好是避免使用责骂的方式。任何人包括儿童或成人受到责骂,通常都会有三种反应方式:反击对方、否认犯行、将犯行合理化。 我曾经对二十岁到六十岁数百位的大学生做过情境测验,我先说出情境,情境的末尾是:你收到好友来信,并被好友在信中痛骂了一番。我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完成一封回覆信。因为回信时间短,内容通常是真实反应。 学生回覆信的内容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妙趣横生,但都归类为三种: 一是反击:钟鼎山林,各有天性,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这种方式年纪大的用得多)。 二是否认:老兄好久不见,我现在已经不当老师,改行当调查局员,那天是和一位同事去旅馆调查一个案件,您的想像力太丰富了。 (这样的反应各年龄层都有)。 三是合理化:唉,老兄您有所不知,没有爱情的婚姻味同嚼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有不得已的苦衷。 (年轻的大学生多使用之)。 所以小朋友迟到通常会说:家里闹钟坏了或者是爸爸的车轮胎破了,以合理化其行为。 这三种反应方式都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当然更谈不上改善行为。不好的责骂方式,不仅效果不彰,它还会造成孩子心灵的的创伤,甚至比用打的方式还来得严重,棒打只是伤在肉体,但是责骂却会造成心灵的永久性的创伤。因此,管教孩子尽可能不要使用责骂的方式。话虽如此,任何儿童都会有不正确的行为,为人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实际上无可避免地会使用责骂的方式。因此如何正确责骂孩子是父母必须学习的课题。 以下几个原则供父母参考: 第一:父母责骂孩子的时候,必须保持冷静的心情。 不要在被孩子惹毛了才破口大骂。人一生气就无法冷静思考,这时候往往口无遮拦,任何伤害孩子心灵的话都说得出口。相反的,如果父母心情冷静、头脑清晰,这时候表现应该是温和教育孩子,不是责骂孩子。 第二:责骂孩子之前,好好思考一下,你所责骂孩子的事情,能否改善? 如果责骂的事情,孩子本身想要改善也无能为力,那么,此时父母最好三缄其口。例如骂孩子「矮冬瓜」「呆瓜」,孩子根本无法改善,他再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身高或智商。还有骂女儿皮肤黑,像黑肉鸡,她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使皮肤变白,这种责骂只是徒增心灵的伤害,却于事无补。 第三:具体说出要孩子改正的行为,不要使用形容词。 (例如:你这坏蛋;你这无可救药的孩子)责骂孩子。形容词是抽象的,孩子不容易理解父母真正的要求是什么?你要他改善什么行为? 第四:责骂孩子时最好不要口出恶言,而是直接告诉孩子如何改善,以及改善到什么程度。 例如避免骂孩子「头发乱七八糟,好像贵宾狗一样」,而是指导或告诉孩子:「去把头发梳理整齐。」 第五:责骂孩子时最好在口气上显得平和温柔。 一般而言,语言可以分为主体语言和副语言。主体语言是指你所说出的话,副语言是指说话时的阴、阳、上、下;快慢急徐;高亢暴躁,轻柔温驯,更包括表情、动作、姿势。副语言有时候会改变主体语言的意义。例如:一位女孩子对男友撒娇说:「你给我走开!」,和生气时说的同一句话,彼此的意义却是天南地北;父母对孩子大声说:「下次小心不要再把盘子弄破了。」,这和口气平和地说同一句话,孩子的感受也会完全不同。大声地说,孩子感受到被责骂;轻声细语地说,孩子会理解这是父母的教导,当然孩子的反应也截然不同。 第六:如果可能与孩子同罪。 也就是当你指正孩子某个行为不好时,如果能够加上爸爸(妈妈)以前也是如此,这样孩子的心理负担会比较小,同时觉得爸爸可以改善,我也能,增进孩子改过的决心。例如你要孩子不要抽烟,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以前也是老烟枪(当然说的要是真话,如果自己没有,也可以举别人的例子,如名人等),后来医生要我戒烟,我就决心不抽烟。

Read more

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会狠狠教育他

孩子往往都是大人们的一面镜子。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以身作则。 【01】 这几年,我们开始更多地谈论教养。 因为我们发现经济上去了,腰包鼓了,但是教养没上去,所以才有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各种丑闻。 而国内的话,我不说大家也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况。 俞敏洪说:“教养是什么?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 我自己之前对教养也没有很大的在意,我自己的原则是尽量不打扰他人,不给他人造成麻烦。而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更加注意这个问题,特别是孩子们的教养问题。 因为我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希望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为什么会有了孩子才会去注重?因为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诸多不足。其实孩子很多时候不明白礼仪要求,父母需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时候,也教会孩子。 就比如前几天带孩子出去吃饭,和几个玩伴在一起,马上就开始大叫起来,孩子一兴奋就叫,加之他的嗓门很大。 我马上把他牵回来,跟他说,这是大家吃饭的地方,不能大叫。但是过了一会几个人就爬到隔壁桌边上的沙发座位的靠背上去了,这个时候我就去把他们叫回来,告诉他们不要打搅其他的客人用餐,应该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否则我会动用终极处罚手段了(一个人去外边门口站着反思,需要的话我可以陪你,因为我没有教育好你)。 对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说,很难控制情绪和行为,但是父母一样要管教好他们,不是说在公共场合打骂孩子一顿。那样只会显得父母更不懂教育,更没有教养。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然后温和地告诉他该怎么做。 当然有妈妈会说孩子太淘气,不听管教的。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在哪里出了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告诉孩子规矩和自律。 【02】 要知道:孩子再小,也会长大。 当孩子犯了错或者惹了麻烦,我见过最多的借口就是“孩子还小,没事!”所以就有两三岁的孩子在我家仓库边上的墙上尿尿,我不能责备啊!因为孩子妈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啊! 所以就有新闻上说的,孩子用石头划停在路边的车,孩子妈熟视无睹,以致于气不过的车主直接把孩子踢飞,最后引起官司的事。 犯错孩子那方坚持的理由是:孩子还小,凭什么动手。 这个理由真的是自带光环,无懈可击。 合适的做法是不是应该把那个熟视无睹的妈妈踢飞呢? 当孩子惹祸的时候,马上就用孩子还小来回应。这是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的行为。要知道,你不教育孩子,总有人会狠狠教训他的。 看到过一个母亲在网上发帖说:在餐厅吃饭,就因为儿子稍微调皮了一点就被打了一耳光!气得她现在还在发抖。原来,这位母亲带儿子去附近的餐厅吃饭,她儿子喜欢到邻桌到处跑跑看看,几次去骚扰吃螃蟹的邻桌,最后因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别人把手甩开后,动手打了这桌的人,结果被回打了…… 这个母亲愤愤不平的点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调皮点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见识? 可是试问,孩子还小,做妈的也小吗?为什么不及时管束好自己的孩子呢?

Read more

孩子不听话 为什么不试试这个方法?(超管用)

很多爸妈都很头痛这种情况:让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儿去做另一件必须做的事,如从玩玩具、看电视到去做作业、睡觉等时,孩子会无视我们说的话,让我们不停的重复、唠叨、威胁,甚至咆哮,往往还没有效果。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今天小编要给家长推荐一种方法“永远别说两次”,教我们在保持友善、尊重、平和的同时,让孩子轻松地从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并形成配合的好习惯。 在执行”永远别说两次”之前必须了解的几件事: 为什么不要反复发出指令? 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你很可能会更大声、更不耐烦地重复你的指令。 这些重复和提醒传递给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开口就闻令即动。因为知道你会重复一次又一次,甚至有可能在你说第四次时也不用听,只有听到我们声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声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 如果孩子坐在电视、手机等显示屏面前时。这种情况,首先你得想办法把所有电子设备关掉;时间紧张,需要马上出门时。一旦启用这个方法,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六步都坚持完多大年龄可以使用? 从孩子大约3岁起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心智足够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们做什么,并能专心足够长的时间,遵守简单的指令。 六个步骤让你永远不用说两遍 六个步骤,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烦琐,但是随着你练习的深入,所需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越来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长了 ▊第一步 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儿去,站着,看着他。 你是否曾经人在厨房,从厨房窗户喊你的孩子去做作业或者来吃晚饭?自己在一个房间,却向另一个房间里的孩子问问题? 孩子看不到我们时,就会很容易无视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边看着他们,孩子当然不把我们说的话当一回事。要站在孩子们面前看着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很严肃、很坚决,以此表示”这很重要”。 ▊第二步 等,一直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 这一步正是让孩子专心于你要说的话。 常见的情况是:孩子们正在专心于画画、写卡片,我们却在这时发话,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听,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说的什么。你若愿意站一小会儿,等到他抬起头来看着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头看你时,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对他正在做的事很感兴趣,并找点东西”描述式赞扬”他,会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 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关注他,会让他更愿意取悦你,乐意听话并合作。 比如: “这个拼图这么多片,你也没有放弃” “积木摆放很细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错哦。” “这本书你都已经读完一半了啊。”

Read more

孩子偷钱,妈妈竟这样做,比打骂更有效!

很多孩子都曾偷偷地拿过家里的钱,即使是最听话的孩子也可能做过这样的事情。孩子这种行为的背后,体现着“所有权”概念的缺乏。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偷钱之后该怎么处理,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点启发。 这天早上,新新妈发现口袋里少了100块钱,那本来是昨晚从ATM取出的1000元整款。新新妈数了数,还是少了100块。 新新爸也说:“真奇怪,这怎么可能不见了?我上次好像也丢了50块钱,还以为是你拿了。” 这下子新新妈有些怀疑了:难道是新新偷了钱?古话曾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唉,要是真的是孩子偷钱,可怎么办?新新妈决定等新新放学时好好观察他。 果然到了傍晚,新新妈就看到,新新带着几个同学走向便利店。新新妈在玻璃门边一瞧,这孩子竟然在“大方”地请客,在结账时拿出了一张醒目的百元大钞——那的确就是自己早上丢失的100块。 等到小伙伴们离开了,新新妈就走上去,笑着说:“新新,走,妈妈带你去便利店买零食。” 新新眼神一闪,有些紧张地看着妈妈,以为妈妈发现自己偷钱,准备“收拾”他呢!没想到新新妈牵着孩子的手,在便利店里挑选起来:“棉花糖吃吗?葡萄干好像也不错,巧克力也给你买点吧。” 等新新怀里都抱满了零食后,新新妈才蹲下来问新新:“今天妈妈发现口袋里少了100块钱,是不是宝贝你拿了?” 新新不好意思地说:“是我拿的,妈妈,对不起。” 新新妈摸摸孩子的头说:“如果妈妈给你的零花钱少了,就跟妈妈说。别自己从爸爸妈妈的口袋里拿钱,好吗?” “好!” 从那天以后,新新妈给孩子涨了零花钱,而孩子新新再也没有偷偷拿过钱。有时候爸爸不小心把钱搁在茶几上,新新还会贴心地帮爸爸收进房间,还嘱咐爸爸注意保管钱财。 正是由于这位理智妈妈的小举动,才轻松地改变了孩子“爱拿钱”的毛病。新新妈甚至这么说: 小孩子可能没有“偷钱”的概念。他们的内心需求是受外在影响的,总会想尽办法拿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不懂得这是成人所理解的“小偷”。 爸妈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的行为不对,不如先关注孩子到底有什么理由拿钱。他们的内心并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坏,别轻易把孩子推向负面的评价。 当孩子偷偷拿家人的钱时,爸爸妈妈不妨这么做: > 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有些爸妈曾说自己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结果孩子反而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 说到底,作为父母,不要轻易把孩子这种行为等同于大人的偷窃行为,以免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人,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更不愿意听爸妈的话了。 这个时候,爸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是零用钱不够花?还是想引起爸妈注意?是希望爸妈关心他,还是故意跟爸妈作对? > 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外部世界产生欲望,当孩子发现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当然无法抗拒这种好处,而希望能拿到越多钱越好。 爸妈要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比如像例子中的新新妈就时时和孩子保持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如果想要,就要问别人能不能给我们,这才是有礼貌的孩子。我希望我们都能做到,好吗?”

Read more